众所周知,战国时代的毛笔之所以没有被普及,没有代替费力而又效率低下的刻刀,就在于很容易掉墨。可以想象一样,写着写着就是一大团墨汁掉下来,前功尽弃,谁还会用毛笔呢?
毛笔真正普及,是在蒙恬改进之后,克服了掉墨、漏墨的弊端去了。
一般来说,写一个字往往要掉好几次墨,而秦异人一个字写完了,也不见一点掉墨,谁能不惊?
“我试试!”黑伯好奇心大起,搓着双手,恨不得从秦异人抢过毛笔。
秦异人把毛笔递给黑伯,黑伯提笔在手,饱醮浓墨,写下一个“公”字,仍是不尽兴,再写了一个“子”字。两个字写完,没有漏一点墨,这足以让黑伯惊讶了。
“好用!好用!太好用了!”黑伯是赞不绝口,还想再写,茉儿也等不及了,一把夺过来,糊了黑伯一手的墨汁,黑伯笑骂一句:“你这妮子,如此xing急,怎生嫁得出去?”
茉儿白了他一眼,不再理睬黑伯,提笔就写。
孟昭、马盖、范通他们也是急不可耐,你争我夺的争着体验。让人忍俊不禁的是,孟昭、马盖、范通他们哪里是在写字,他们运笔如用剑,是在“打”字。
“此笔在手,谁与争雄?”马盖更是套用了秦军军歌的歌词。
说得没错,自从蒙恬改进毛笔后,毛笔就成了我们祖先的主要书写工具,成了中华文明的象征。在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书写着中华文明。直到两千年后的现代,才为钢笔取代。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