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體

第124节

热门小说推荐

陈觉的头重重地磕了下去,许久都没有直起身子,声音沉得像从地下传来的钟声:“是,陛下。”

窗外,几只乌鸦悲鸣着,向着月亮升上的地方游移不定。

三天后,陈觉奉表率军,到了迎銮镇,求见大周皇帝柴荣,把降表进献给了柴荣。降表中的词句十分哀伤,请求将长江以北剩下的四个州也全部割让给周朝,两国以长江为界划开,并乞求罢兵。

柴荣的表情很温和,但眉眼中却是抑制不住的胜利者的光芒,半晌,柴荣徐徐说道:“朕本来只是要你们长江以北的土地的,既然如此,罢了,就这样罢。”

陈觉微微屈膝拜过柴荣,转身离开。踽踽独行的步子,有些苍凉。

大唐的国号依然是“唐”,只是领土面积从江南江北,变成了长江以南的一隅,而李璟不再称“皇帝”,只叫“国主。”同吴越国一样,附属于周朝,每年要向周朝纳贡。

这对李璟也好,对大唐也好,无疑是屈辱的,只是这种屈辱,夹杂着悲凉,却是谁也抗拒不了的。似乎每个人都能预料到明天的命运,大唐像一片桑叶,被周军一点点地蚕食,但是却无能为力。

之后,吴越国也及时地表了态,派了四百艘战舰、近两万名士兵在通州南岸驻扎,和周朝遥相呼应,直指唐军。

柴荣都摇头苦笑:“这头老狐狸,唐军都已经出了降表,谁还用他做这个样子?早先是做什么的?”见风使舵,没人比的上吴越。如今周朝和唐朝划江而治,兵戈早已调停。周军都准备班师回朝、开回朝宴了,吴越才做了这般动静。

赵匡胤回道:“今日吴越来了军报,说是钱弘仪会率军来给陛下请安。”

钱弘仪?赵匡义听着名字耳熟,不由想起了开封那个冬天摇扇的紫袍男子。皱了皱眉,把杯中的酒一饮而尽。

柴荣哈哈大笑道:“也罢,既然来了,见还是要见见的。正好几天后开回朝宴,他来了也算个热闹。”说罢看着赵匡义勾唇浅笑,“要回去了,都回去收拾收拾、整理整理吧。”

赵匡义身后的炭火跳了一下,将他的披风烧了一个小洞。赵匡义摆了摆袍子,没有看柴荣的表情。

出了营帐,看着四下无人,赵匡胤一把拉住了赵匡义,声音很沉:“陛下刚才的话,你听到了吧?该收拾整理了。他可是盯着你说的。”

“我?”赵匡义眉头一蹙,反问道:“我需要收拾整理什么?”

“你是真糊涂还是揣着明白装糊涂?”赵匡胤起了急,“你营帐里那个营妓,从迎銮镇北带到这里,如今就在陛下眼皮子底下,你说要整理什么?难道你要把她带回开封?”

赵匡义点头:“没什么不可以。”

赵匡胤气急反笑:“好,好,可以。”顿了顿说道,“如今唐军覆没,陛下的下一步必然是北伐。魏王符彦卿的兵力是陛下的重要倚仗,陛下自然不会让符彦卿的女儿符雪婵不痛快。我如今说不动你,你自己看着办吧。非要等着陛下亲自找你谈,到时我看看你怎么挣?”说完拂袖而去。

赵匡义的唇角勾了勾,回到了营帐。

正坐在桌前瞅着油灯发呆的小桃看到赵匡义回来,三步并两步地跑了过来,一个没有城府的笑脸绽开:“公子,小桃等了你一个晚上呢。你饿不饿,想吃什么?”

赵匡义摇摇头:“我吃过了。你也该早些休息了。”系央央巴。

小桃却是兴致勃勃,毫无休息的意思,伸手帮赵匡义把外面的披风解了下来,惊叫了一声:“破了个洞?”转而用手搓了搓洞,“不要紧,不要紧,我会补的。”说完认真地拿着披风坐到了床上,开始度量怎么补。

赵匡义看着认真得小桃,心里不由一酸,这个女人,不管怎样,他绝不会在放手。

小桃从前的针线是不错的,还在云湾村的时候,常常帮着娘缝缝补补,这么个窟窿对她来说根本不是难事。可是甚至错乱之后,连带着手脚都不利索了。脑子发僵。看着那洞在眼前,可手哆哆嗦嗦怎么也缝不出想要的那份缜密。

小桃拿着针线比划着,穿了几下。额上的汗珠都出来了。赵匡义看着心疼,可看着她在油灯下的那份认真和执着,一丝莫名的幸福,甜丝丝地从他的心底泛上。便怎么也不忍心打断她。

过了许久,小桃才把那个洞皱皱巴巴地补上了,针脚有些粗糙,小桃不好意思地把披风递给赵匡义:“公子,是不是不能穿了?我缝得不好。”

赵匡义没有接披风。却紧紧攥住了小桃的手,语调沉沉:“不会,这是我最暖和的一件,我会一直穿着它。”

小桃的脸腾地一下红了,这是多久没有过的情愫?小桃偷眼看了看赵匡义的脸,清瘦棱角,眉眼里全是坚毅沉稳,小桃的心跳得很快,只是眉眼怎么不是狭长的呢?记忆里祁正修那双狭长的眸子忽地在小桃的脑海里划了一下,祁公子的眉眼比他温和含笑,却不会有这份深情坚定,小桃下意识地脱口而出:“你不是祁公子!”

赵匡义怔了一下。僵在了原地。征询地看着小桃,她是记起来了吗?素来沉稳的赵匡义竟然有些忐忑,既盼着小桃能认出自己,却又怕她认出自己后逃离。太矛盾复杂的心绪。系丰狂亡。

小桃的话说出后,看着赵匡义白色的衣袍又有些愣神,脑袋又开始疼。小桃揉着脑袋上了床:“公子,我先去睡了。”说完和衣躺在床上,片刻便进入了安眠。小桃如今说睡就睡,一点都不需要时间准备。

赵匡义勾唇苦笑,有时候。忘却也是一种幸福。反倒是那些忘不了、放不下的人,活得最苦。这种情绪一旦陷进去,不论什么铁胆英雄。也难免儿女情长。

几天之后,周朝皇帝接到了大唐李璟的陈情表,恳请自己退位,让太子李弘冀继位。如今大唐的国主继位问题,也需要得到周朝皇帝柴荣的许可。这便是附国的悲哀。

柴荣找来诸位重臣商议,有人觉得无所谓,李璟吃了这么大的败仗,想来在朝堂上也深感惭愧,自己主动退位,太子继位是顺理成章的事。也有人赞成,太子李弘冀根基浅,如果他上位,大唐国内必定会先浮乱一阵子,大唐的乱对于周朝来说,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看着一直沉默不语的赵匡义,柴荣发了话:“廷宜,你说说。”

赵匡义微微蹙眉道:“这个李弘冀,是个强硬的。当年润州之战,他拼死抵抗。濠州之战,他利用勘察风水之名去排兵涡口,几次试图反攻。如果不是陛下及时亲征,只怕涡口的兵力也会被他们清除。所以,如果他做了皇帝,只怕战事会再起。”

有人说道:“可是后来战事那么激烈,他也并没有再带兵出来。而且也没有听闻他在朝堂上有什么铁腕的言论。”

赵匡胤也插了话:“兴许是李璟想让他顺利继位,故意作出的样子。”

赵匡义点点头看向柴荣:“陛下,见微知著,从之前的事,可以看出李弘冀比李璟还要强硬。如果下一步想集中兵力北伐,还是需要慎重。”

日期:2015-08-27 18:49

最近更新小说

最重要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