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3-05-27 13:23:21
第二十卷 第一章
余震发生的几率越来越小。电视台电台每天的官方消息是这么报道的,报纸也在每期使用了大量的版面和篇幅对这种说法做出进一步的阐述,目的是让公众相信这种说法的科学性和正确性。随之而来的就是大量的专家和学者纷纷被邀请到电台电视台和报社,一边接受现场采访,一边对余震的发生及其可能性进行专业性的解读。这本是十分必要的措施,官方显然对媒体的工作和态度感到满意,媒体自身虽然感到压力大,任务重,头绪繁多,但最后对自己的表现仍然打了高分,虽然他们本着谦虚谨慎的传统美德,在出席各种报告会、表彰大会和文艺演出时,总能以最恰当的的词汇和最谦卑的姿态,表明他们还做得很不够,今后还得加倍努力,并热忱欢迎领导和公众监督,充分发挥媒体的功能和作用,为抗震救灾取得最后的、全面的、彻底的胜利而做出应有的贡献。按照程琪的话说,他们连说话时的站姿、面部表情和手脚该怎么放,说话的气息、力度、节奏,手势运用的次数、弧度和强度等,事先都演练好了的,已成为标准模式,比约定俗成的礼节还来得熟练。公众,尤其是地震灾区的平民百姓,对来自官方和媒体的解释和表态,自然也没什么可说的,他们大多认为那些说法确实是很有科学性的,是正确的,他们没有理由表示怀疑,否定。但作为老百姓,他们不会在理论和学术上看得很远,琢磨得很透,研究得很深,他们只对余震发生的几率究竟有多大,一天二十四小时之内有多少次余震出现等最直接的问题表现得最为关切,但官方和专家学者们却无法像天气预报那样,对未来二十四小时四十八小时七十二小时乃至更远的未来是否有余震,是否是大震级的余震做出较为肯定的预报,因此他们便开始对电视台电台和报纸上的说法心生疑窦,尤其对于专家学者口中吧唧的这种板块、那种结构等地质现象的专业性分析极为不感冒。虽然余震的次数越来越少,偶尔也发生一次较大震级的余震,但不论从哪个角度看,人们看起来都还沉得住气,还不忘互相安慰和鼓励,社会上也没有出现因为恐慌而混乱不堪的现象,流言蜚语与蛊惑造谣也极少,媒介乐观地表示,老百姓看起来似乎已经完全适应了地震后期的生活,灾区一切正常。但明眼人还是一眼就看出,人们仅仅是没有将肚子里的话抖擞出来而已,换句话说,他们平静的表情下面,埋藏着深深的焦虑,对未知的余震的极端恐惧,他们眼睛里没有光彩,也不再随意接受记者的采访,晚上重新在露天睡觉,有事没事老盯着某建筑物发呆,走在大街上总瞻前顾后惴惴不安,说话吞吞吐吐等言行,就是最为直接的证明。为此,电视台电台做了大量的报道,心理和精神疾病方面的专家不失时机地与他们做长时间的交谈,官方也派出专门人员到灾区,做出很大的努力,但都收效甚微。向来以为嗅觉敏锐著称的媒体,渐渐开始为自己空有灵敏的嗅觉,却拿不出让公众安心的办法来而感到懊恼,他们只能一次又一次地重复着这几句话:“请大家大可不必担心,余震的破坏力已经无法对你们的生命和财产造成直接的威胁,而且我们已经采取了最为有效的预防措施,军队,丨警丨察,民兵,消防队等救援力量随时准备出击,医务人员也做好了准备。当然,余震现象不可能在短时期内消失,一般情况下,余震延续的时间都在一年以上。但它们已经是强弩之末……”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