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111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日期:2013-02-07 09:21:45

当高考成为通向成功路上必经的一座独木桥,那么,成千上万的孩子,以及更关心他们前途的家长,就会将无限寄寓尽付与这座桥,比如今天。

初唐延续了隋朝开科取士的制度,在士人心中普遍确立了“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的价值取向。这成为一根指挥棒,导引万千读书人为之俯仰。

发展到中唐,已经造成举子所读、所学空洞无物,考试内容严重不合理,使得唐朝科举制度脱离了真才实学的检阅,使儒学精神出现导向性偏离,而且还导致了读书人为科举而苦学来的东西,却与真正的学问越来越远。到唐高宗即位时,甚至出现了“政教渐衰,薄于儒术,尤重文吏。于是醇醲日去,毕竞日彰,犹火销膏而莫之觉也”的尴尬局面。

年轻的刘知几就成长于此时。

出于自己的兴趣与爱好,他更喜欢历史。但迫于社会通行的价值观,他虽无意于场屋事业,但仍不得不将自己的爱好置于“业余”位置,放在一边,而与同时代其他青年一样,一方面捧起经书,背诵刻板的章句教条,一方面捡韵吟诗,练习浮泛的诗词歌赋。目标只有一个:为进士及第。

事实上,尽管他夙好史学,但渊源的家学薰陶,父兄的言传身教,使他自幼就习诗涉文,在诗赋方面颇有声名。他在《史通·忤时》篇中自道:“仆幼闻诗礼,长涉艺文,至于史传之言,尤所耽悦。”《新唐书》本传佐证了这一点,“与兄知柔俱以善文词知名”,而且刘知几在诗中也写道:“余初好文笔,颇获誉于当时。”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