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260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快餐、超市等行业的问题,我感到,也许不是一个纯经济问题,还有一个文化问题。也许中国文化不利于产生这一类企业?逛逛各国背景的超市,其实文化因素挺明显。美资的沃尔玛,大而包罗。日资的伊藤,有许多细节非常精致。德资的麦德龙,严谨刻板,没会员卡的人不许进门,想办会员卡,先回单位开一个介绍信,只对单位不对个人。靠,有这么做生意的吗?更绝的是,想搞猫腻,没门,麦德龙的机打发票像一张报纸那么大,商品名称、商标、数量、价格一字不落。法资的家乐福就不一样,它秉承了拉丁民族最不讲原则的优良传统。开单员一脸的淫贱——“先生,您的发票想开成什么?”难怪家乐福在中国发展得比谁都快啊!

日期:2011-11-30 12:40:44

本贴为本楼以前发贴的整理版,只有文字订正,无新内容,务请管理者注意

第162节第三产业2

第三产业中,聊聊文化产业吧。

文化产业是文化与经济结合的最直接形式。1992年以后,广东曾经玩命打造文化产业,希望能在流行娱乐文化方面,与港台三足而立。比如,广东私营公司包装推出了毛宁、杨钰莹、林依伦、李春波等明星。广东和北京共同成为“九四新生代”歌手的策源地,使1994年成了中国音乐市场化的“元年”。

然而,这一波的文化产业大潮很快归于沉寂。究竟原因,我认为有三。1,市场环境。社会对精神产品的需求,一般要晚于物质产品需求,衣食足而知礼仪嘛,所以商业文化的崛起,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九十年代前期,外部条件还不算成熟。2,法治环境。文化产业的全面兴盛也和法治环境有关,比如知识产权保护。当时也不成熟。现在好点,仍然问题不少。3,国情。在现阶段国情下,北京以外地区想发展成影响全国的文化产业中心,客观难度是比较大的。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