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生活中,我们也见着不少自己根本不行,但因为说他行的人很行而飞黄腾达的人,原因就是他们与那些位置高、权力大因而很行的人或沾亲带故,或善于伪装获取信任,或长于拉关系找靠山,所以近水楼台先得月,得到提拔重用。结果,就出现了“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的怪现象,环顾左右,那些能力不大、架子不小、水平不高、官位不低的人,大都是这样上来的,他们尸位素餐,糊涂颟顸,空食国家俸禄,辜负人民期望,官再大也没有价值。
——————————————————————————————————
日期:2009-03-23 10:43:47
懂懂他本人能力很一般,但是他背后的智囊团非常了不起,这是他能够坚持在网络上活下来的一个关键性因素,其实主要的转折点就是他出书了,如果他不出书,可能早就被网络所淘汰掉了,他背后的主要人物有三类,第一类是以法国的BEFREE为主的高级智囊团,年龄应该在懂懂的父亲左右,或者是做网络的,或者是做科研的,或者是做管理的,他们本身形成了一个圈子,同时又做了懂懂的智囊团,这是懂懂能够不断调整方向的核心因素,他们对懂懂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这些人都是他的伯乐。第二类就是以小躺老师为主的新闻出版界的伯乐,这些朋友使懂懂能够不断的抛头露面,甚至出版图书。第三类就是以苹果为主的投资人,他们对懂懂的持续投资,使懂懂有足够的资金去折腾,懂懂是最会浪费的人,拿着别人的钱不心疼。
这三类,第一类是可遇不可求,第三类容易一些,第二类是最容易发生转折的,所以我想,如果我能够出一本,那么我就可以在网络圈子里超越他,写《日赚500元》这个系列的,我和懂懂的思路是不一样的,你一个人,想那么多思路,谁信啊,难道你每个都去尝试过了?虽然这是你团队里的人做的, 但是我觉得还是缺少可信度。
有些朋友出书,喜欢自己先写,然后再等出版社的人联系自己,这样的比例太小了,因为现在整体书市颓废,没有十足看点的书,是很难出的,当然如果愿意花钱的话,就是再烂,也是可以出的,作者写的东西,很大程度上,是不符合出版要求的,相反如果是编辑指点着一个人去出书,只要这个人写作手法不是太烂,那么都是可以出的,例如懂懂的第二、三本书,都是靠小躺老师的指点而出的,小躺直接就给列出来提纲和方向,然后让懂懂填充内容就行了,据说娱乐公司出歌也是这样的流程,由市场人员来定方向,然后安排歌手去唱。
按照过去的习惯,我还是喜欢先找人,再做事,每个行业都有每个行业的规则,如果摸不透规则,拿着书稿去找人出版,那么就被动了,而且可能也出版不了,于是我就联系上了小躺老师,我给他说了我的卖点,我说我的卖点很特别,就是我专门是骂懂懂的,同时我的思路和他的思路基本上一样,不过我更实用,而且我是做现实中赚钱的,所以读者人群更大,懂懂的书可以在一个月内重印,我的一样可以,而且我这样骂他,可能把他还炒的更红了。
小躺老师说,现在对于这种小钱创业类的书太多了, 懂懂的书之所以卖的好,原因主要就是他的卖点好,是关于网络创业的,而且是国内第一家做这个的,过去也有类似的,是电子商务理论类的,而懂懂的则是实战类的,而且好评如潮,所以才让他出的第二、第三本,而且懂懂是大家一起培养起来的,所以有感情在里面。
我说,那我也可以写出比懂懂还强的书,小躺老师说,比懂懂强的高手到处都是,但是大多数人都是不会说出来的,另外一个因素就是真正的能够操作的高收入项目很难找,除非是一些站长想顺便宣传自己的网站, 那么可以把自己的网站是如何组建的,如何赚钱的写出来,这种是可以的,例如做一个《日赚500元》——记100个站长的创业故事。
不要去采访大站长,大站长的成功不具有可复制性,就是要采访一些在网络上的初级创业者,而且稍微有些成功的,日赚500元就是一个界限,能够达到这个收入就可以了。如果感觉这个难做,那么可以去采访淘宝店的店主,但是这个上海伟雅已经开始做了。
小躺老师说,现在的书市,核心是以市场来进行决定是否出版,如果书很难卖动,那么就是写的再好,可能也很难给予出版,所以必须要根据其提出的框架,整理好稿子以后,必须是独立版权的,那么才可以正规性的出版。
于是我就整理了我的第一本书,我采取的方式,不是采取的采访站长,因为站长赚钱很难,看着有个站很风光,其实他们可能不赚钱,真正能够赚钱的群体就是那些天天游荡在网络上做投机取巧项目的人,当然投机取巧并非是个贬义词,而是合理的利用别人没有观察到的商机来赚钱,包括竞价。
我采访的原则是:必须是个人创业的、创业时间少于3个月的、日收入目前在500元以上的、愿意分享和出名的、项目是合理合法合情的、愿意承担100本销量的。
我是09年1月份接到的这个任务,于是我每天都与这些站长打交道,因为很多站长从来没被人采访过,所以他们很乐意分享自己的一些创业经验,同时我也可以帮他们点评一下一些经验,为什么前面我写的那么多网络上的东西,就是因为我采访他们,是他们告诉我的,有些,我还真没去做过。后来在小躺老师的指点下,我又对大体的方向进行了三类划分,划分为了:国外网络项目版、国内网络点击版、国内网络销售版、国内网络正规版。
有些人,拒绝采访,刚开始采访的时候,碰了一鼻子灰,因为很多人都以为我是骗项目的,还有的直接就把电话挂掉了,后来我就有了经验,我就让朋友介绍朋友,例如我采访了一个做域名停靠的,那么他的朋友圈子里,肯定有做其他项目的,那么就让他帮着引见一下,这样我又采访了另外一个人,我采访很简单,不问也不需要答,我给制作了一个统一的表格,这个表格里面有项目启动资金、见效时间、操作人数、难度程度、需要软件、持续时间、竞争程度、操作经验、技巧分析、采访人简介……我把这个表格通过邮箱发给他,然后他填写以后发给我,我再让编辑进行统一的编排整理就可以了。
我做事的原则是先找人,后做事,绝对不是拿着项目去找人,而是先找到人,再去具体的规划,如果我自己去写一些个人创业的经验之类的,可能没人读,也卖不出去,但是100个网络上创业的站长的经验分享,那么这就是很震撼人的,这个书在2月底就整理出来了,现在已经交到出版社了,可能07年7~8月份就可以上市,因为还要退回来整理一次,我问过懂懂一些关于出书流程的事,他说他的书是06年写的,出版社要给出06版的,后来他感觉写的不够好,又重新写的,出版的07版的,但是是08年5月份才发行,这个速度已经是非常快了。
同时每个人要100本,他们可能要送给朋友,同时这些人都是没有被采访过的群体,所以他们很珍惜有报道自己的书,而这样我就解决了销量的问题。
最关键的是这个题材会不断的变大的,越来越多的人想来通过这个平台出名,就类似星光大道一样,所以我准备给做成系列图书,定期出版一版,只要是第一版出来了, 那么就变的很容易了,而且书的卖点比较好,不是那些写创意的人能编出来的卖点,这些都是别人的实战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