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09-09-01 21:21:18
其二,官僚队伍的贪腐与能力低下。这个问题与明朝也差不多,而且还更严重。因为,大清帝国的官僚队伍不是自己另起炉灶建立起来的,而是把明帝国的官僚集团整个收购过来的。这次收购,收购的本来不是优质资产,最优秀的那一部分人比如史可法、郑成功等等拒不投降,他收购不了。所以,明帝国官僚集团的问题清帝国几乎是全盘吸纳了。那些满人,打仗还可以,治国能力不用多说,比较低下。这就导致大清帝国的整个官僚体系从一开始就贪腐而低能,可谓先天不足。
在康熙皇帝平定三藩之后,大清帝国是否着力提高官僚队伍的质量呢?没有。首先,没有改变官僚集团的知识结构。我们大家都知道,中国传统官僚集团的知识结构是以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为核心的伦理学、哲学和以法家思想为代表的行政学。官僚们普遍缺乏经济学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从而导致整个国家的工商业无法得到充分发展。康熙是个很开明的人,对于西方的科技文化都大胆吸纳。但是,很可惜的是,他并没有下令让臣子们来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没有设法改变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特别是官僚们的知识结构。他宣传推广的仍然是传统儒家的义理经学、宋明理学,比如他亲自主编《性理精义》,重新刊定《性理大全》、《朱子全书》等颁行全国,而那些先进的西方科学比如《人体解剖学》却藏于深宫之中仅供他自己学习。康熙这位喜欢西方科技的皇帝尚且如此,其他人就可想而知了。其次,在文化上的高压统治,极大地摧残了士人的风气、官场的风气。满清帝国对思想的控制是非常严厉的。康熙就兴起过文字狱。他的儿子雍正、孙子乾隆在他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不但通过官方修书、指定科举教材等方式来禁锢人们的思想,更是多次兴起文字狱,严厉打击触犯专制权威的文字与思想。仅乾隆一朝有案可查的文字狱就高达130余起,处死160多人,受到牵连的不计其数。这种文化高压政策龚自珍称之为“戮心”。几十年间,这些“能忧心、能愤心、能思虑心、能作为心、能有廉耻心、能无渣滓心”的国家栋梁和民族脊梁被杀戮殆尽。所剩下的,自然是那些苟且庸碌、阿谀奉承、全无责任心、只知贪腐的无耻之徒。结果是,“自大学士、尚书、侍郎,以及百司庶尹,唯诺成风”。道光时大学士曹振镛的为官之道:“多磕头,少说话”正是当时官场的写照。再次,康熙为政力求宽和,曾说:“治天下之道,以宽为本,若吹毛求疵,天下安得全无过失者?”又说:“夫官之清廉,只可论其大者”,“廉吏亦非一文不取”。对于一般的数额较小的贪腐行为,康熙皇帝主张“银数无多,何苦积害”,“大可不必深究”。前面已经多次指出,腐败的口子一开,那就只会扩大不会缩小。结果在这种宽纵政策之下,腐败的官吏比比皆是,“私派浮于国课,差徭倍于丁粮”。在康熙之后,除了雍正在位的十三年间吏治较严以外,其他各朝嘴上说的是“宽严相济”但实际都是以宽为主。比如嘉庆一朝查处了不少贪官,但嘉庆帝从不大开杀戒,一般只惩处主犯,其他人只小罚一下甚至只告诫一下。和珅一案就是例子。嘉庆帝杀了巨贪和珅,但却没有处罚和珅集团中的其他贪官。这哪里有用?嘉庆皇帝没办法,只好写诗骂手下这些官僚:“牛羊付与豺狼牧,负尽皇恩为尔曹。”第四,清朝进入官僚队伍的途径不仅有科举、荐举等等,还有捐纳(也就是买官)等入仕途径。在康熙十三年,为了对付三藩之乱,康熙下令让有钱人捐输买官,几年之中捐知县者竟多达数百人。这只是一个开头,后来一旦国家财政紧张,就卖官。清中期以后,国家财政年年紧张,那就干脆把卖官变成一项正常的行政工作来做了。且不说这些用钱买官的人都是什么文化水平,就只说他上任之后自然要收回成本,不贪腐行吗?另外,满人还不用通过科举考试就可以进入官僚队伍。一些“材具庸下”甚至“目不识丁”的旗人凭借特权而身居高位,怎么能真正干好工作?再加上时代的发展和变化,传统知识分子越来越显得落伍。因此,大清帝国的整个官僚集团在执政能力方面还要比明帝国更低一些。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