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34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上图是铭文拓片,全文较长,我们只翻译关注前三行(从右往左):

“隹八月初吉,在宗周,甲戌,王令毛伯更虢城公服,屏王位,作四方亟极,秉緐、蜀、巢令。”

这段铭文翻译为:八月上旬某一天,甲戌这个时辰,在宗周(西周都城,今陕西省西安市西部),周王命令毛伯(这个当时还是伯爵的毛伯,后文里封了公爵称毛公,估计是西周的辅政大臣)接替了虢城公(这个虢(guó)城,估计是指周初的西虢国,在周原宝鸡一带作为西面的屏藩,而不是后来东迁到三门峡作为宗周东面屏障的东虢国)的职位,率领禁卫军以保卫王室的安全,让毛伯掌管其政事,并监管繁、蜀、巢的有关政 务。”

2.3石鼓文原文

石鼓文:是我国最早的石刻文字,石鼓文刻于十座花岗岩石上,因石为鼓墩形,故称为“石鼓文”。现考证为春秋时秦国(春秋时的公爵国,周王的下属,不是后来统一中国的秦国)刻石,石鼓上所刻文字原是十首一组的诗歌,模仿诗经篇章,歌咏秦公的征旅渔猎。经过两千多年的剥蚀损毁,石鼓上只留下一些断章残字了,但从石上残存的文字仍能断 断续续描述出秦公和周天子的使臣出游渔猎的盛况,故又称“猎碣”。因被弃于陈仓云野,也称“陈仓十碣”。所刻字体为秦始皇统一文字前的大篆,即籀文。《石鼓》于唐代初出土于天兴三畴原(今陕西省宝鸡市凤翔三畴原),自唐代杜甫、韦应物、韩愈作歌诗以后,始显于世。五代战乱,石鼓散于民间,至宋代几经周折,终又收齐,放置于凤翔学府。宋徽宗时,石鼓入藏汴京宫中的稽古阁,喜爱古物的皇帝赵佶还命将石上古字填以黄金。靖康北宋国破后,石鼓被金国军队劫掠运至燕京。元代以后,石鼓一直安置在国子监的墙下,直至20世纪,日军侵迫中原,在当时故宫博物院院长、著名学者马衡先生主持下,石鼓南迁避敌,辗转万里,直到抗战胜利后才运回入藏故宫博物院,现陈列于故宫宁寿宫区石鼓馆。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