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时代的福利保障是和就业完全挂钩的。50年代在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集团援助下中国启动了大规模的早期工业化计划(最初的零散工业化可以追溯到晚清和民国时期,最近的工业化高丨潮丨起始于加入WTO后),60年代的工业化部署还在扩张,只是由于和苏联闹翻了,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推动。由于文丨革丨的冲击和自身力量的薄弱,逐渐地工业化速度赶不上前期迅猛发展的势头,新增就业情况也就不断恶化,以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的“上山下乡”政策为标志,说明就业形势已经非常严峻。动员城市青年移民屯垦是早在50年代就实行过的措施,但是当时的着眼点主要是学习苏联,加强边疆和农业的建设力量;而“上山下乡”的核心背景则是城市无力解决大约2000万学生的社会就业问题。
日期:2011-12-15 20:13:05
三、单位福利是主体,社会福利很薄弱
毛时代的福利保障主体是机关和企事业单位,这是中国式福利的一大特点,纯正苏联风格的,与现代的职业福利保障还不是一回事,社会色彩很淡。在我的回忆中已经介绍过不少单位福利的情况,总体的概念是高级政府机关的福利最好,国营大企业和重点科研院所的也不错,尤其是在中心城市,一般机关单位、院校次之,集体企业和商业服务单位更逊色。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