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09-07-23 09:32:25
明代官僚是剥削平民的程度如何呢?应该说是比较重的,但具体剥削到什么程度,这个不像田赋、税收有档案数据可查。我只能举几个例子说明一下。嘉靖年间,严嵩当政,“凡质库能得严府持一帖往候者,则献程仪三千两。盖得此一帖即可免外侮之患。”也就是说,当时当铺的老板愿意出三千两银子(以粮价计算,折合人民币上百万元)买一个严府的帖子。因为,有了这个帖子就可以防止地方官吏的欺侮。商人不是傻子,花钱肯定是算了成本利润的,花这三千两银子所得的收益一定远高于三千两。可见如果没有严家这个帖子罩着,地方官吏可以对一个当铺造成多么大的伤害。注意,能开当铺这种金融机构的,那不绝对不是小商小贩,在地方上也应在富人之列。官吏不但不维护他们的利益,反而要从他那里获得油水。难道这就是代表商人利益的所为?再举一个例子。成化、弘治年间(公元1465-1505年),有个著名的大太监叫钱能。他镇守云南时,听说有一个富翁(也不知是大商人,还是大地主,或者二者都是)长了癞子。于是钱能就把这个富翁的儿子找来,对他说:“你老爹长的这个癞子是传染性的。为了防止这个病传染给军队,现在经研究决定,把他沉入滇池。”在威逼之下,那富翁的儿子掏了一大笔钱,总算是买了父亲一条命。大家瞧瞧这些官僚们的所为,简直就是绑票了。如果上面两个例子还只是特例,那么我们来看一看官宦家族的沉浮就更加清楚了。万历时有个叫何俊良的人就说:“至正德间,诸公竟营产谋利。一时如宋大参恺,苏御史恩,蒋主事凯,陶员外骥,吴主事哲,皆积至十余万,自以为子孙数百年之业矣。然不五六年间,而田宅皆以易主,子孙贫匮至不能自存。宋大参即余外甥家,得之目击者。”这话指名道姓、言之凿凿,应该是事实。其原因是什么呢?何俊良说:“然一时有此数家,或者地方之气运耶?或诸公之遗谋未善耶?皆不可晓也。”可见他自己想不明白。这不是一个偶然的事件,明末清初时松江人曹家驹将明代松江的名门大族排列之后,发现他们当中没有一家能够保持富贵五代以上的,而且只有嘉靖时当过首辅的徐阶一家是唯一保持富贵达到五代的家族。就是徐家,也是“止就其冢子推算耳,其支子不得比隆焉”。为什么嫡长子这一支能够保持富贵,而其他旁支就都没落了呢?其实,早就有人看出其中的原由来了。明人王士性就指出:“缙绅非奕叶科第,富贵难于长守”。关键在于官僚的身份在大多数情况下不能世袭。子孙如果不能通过科举进入官僚队伍,那么他们就从统治阶级沦为被统治阶级。一旦沦为被统治阶级,那么他们的财富就会被统治者剥削,很快就走向没落。而徐阶嫡长子、长孙一家的长期富贵,是因为徐阶的官大到可以让他们荫袭官僚的身份。其他子孙没有荫到官,那么就只能是成为被统治者,从而没落下去。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om
(>人<;)